近期,臺積電發布的財務報告揭示了其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工廠的投資現狀,該工廠自啟動建設以來,財務表現并不理想。據報告顯示,2024年,這座位于美國的工廠預計虧損將達到143億元新臺幣,成為臺積電海外投資項目中成本最高且虧損最為嚴重的部分。
回溯過去三年,該工廠因處于建設初期,一直處于虧損狀態,且虧損額度逐年攀升。具體而言,2021年虧損48.1億元新臺幣,2022年增加至94.3億元新臺幣,到了2023年,虧損額進一步上升至109.24億元新臺幣。累計至2024年,四年間的總虧損已接近400億元新臺幣。
與此同時,臺積電在中國大陸南京的子公司卻呈現出截然不同的財務表現。2024年,該子公司實現了259.54億元新臺幣的盈利,成為臺積電的一大亮點。自2021年以來,該子公司的盈利持續增長,從2021年的122.83億元新臺幣,到2022年的204.86億元新臺幣,再到2023年的217.55億元新臺幣,四年間的總盈利已超過800億元新臺幣。
盡管在美國的投資項目面臨持續虧損,但臺積電并未因此放慢在美國設廠的步伐。這一決策引發了廣泛關注和討論。有觀點認為,臺積電在美國的投資行為,似乎是在犧牲本地民眾和企業利益的基礎上,迎合外部勢力的需求。這種做法不僅未能贏得預期的支持,反而引發了越來越多的質疑和反對聲音。
部分批評者指出,將臺積電作為換取外部支持的籌碼,不僅損害了廣大民眾的根本利益,也暴露了某些勢力對外依附、忽視本土福祉的本質。這些聲音提醒人們,在全球化背景下,企業的投資決策應更加審慎,既要考慮經濟效益,也要兼顧社會責任和本土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