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場上涌現出一系列被標榜為“駕駛新助手”的輔助裝置,這些產品迅速吸引了廣大車主的眼球,引發了社會各界的熱議。
這些所謂的“駕駛神器”,實際上是一種設計巧妙的柔性配重物品,它們可以輕松貼合在方向盤的邊緣,通過模擬雙手握持的狀態,欺騙車輛的感應系統,使其誤判駕駛員仍在操控方向盤,從而避免系統發出接管提醒。
借助這一原理,駕駛者即使短暫放開方向盤,車輛的自動感應機制也不會觸發警報,為駕駛者創造了一種看似“輕松駕駛”的體驗。某知名電商平臺上,多家店鋪正在熱銷此類產品,聲稱已適配市面上絕大多數主流汽車品牌,包括零跑、理想、小鵬、比亞迪等,若車型未列出,還可提供個性化定制服務。
部分商家在產品介紹中強調,其選用了高品質材料,能夠根據不同車型進行精確配重,確保足夠的重量感,為駕駛者帶來前所未有的“解放雙手”體驗。然而,這種看似便捷的設備,實則隱藏著巨大的安全隱患。
目前,市場上的大部分車輛仍處于L2級自動駕駛階段,根據國家標準,L2級別的自動駕駛功能要求駕駛員在行駛過程中必須保持手扶方向盤,隨時準備接管車輛,以確保行車安全。而此類“駕駛神器”的使用,顯然違背了這一原則。
針對這一現象,相關部門已于今年四月進行了深入的法律風險分析。根據現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關條例,使用此類裝置導致雙手脫離方向盤、分散注意力的行為,將被視為妨礙安全駕駛,將面臨交通處罰及記分處理。更重要的是,一旦因使用此類設備導致交通事故,駕駛者將承擔主要責任,并依法賠償相關損失;若事故造成嚴重后果,還可能觸犯刑法,構成交通肇事罪,面臨刑事責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