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洛圖科技(RUNTO)公布了2025年4月中國電視市場的出貨量數據,揭示了行業的一些新動態。數據顯示,當月中國電視市場品牌整機出貨量共計236.5萬臺,與前一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3%。這一數據標志著自去年10月國家補貼政策實施以來,首次出現月度出貨量的同比下滑,同時也較3月份下降了8.0%。
在線零售渠道方面,2025年4月的數據也顯示出一定的下滑趨勢。不含抖音、快手等內容電商的中國電視市場線上公開零售渠道的零售量,較去年同期下降了5.5%,零售額亦同步下滑4.5%。然而,盡管銷量有所減少,零售均價卻有所上升,達到2885元,同比上漲1.1%。與此同時,電視的平均尺寸也有所增長,達到61.3英寸。
從品牌層面來看,中國電視市場前八大品牌——海信、小米、TCL、創維、長虹、海爾、華為和康佳(含其子品牌)的出貨量總和約為226萬臺,同比下降3.0%,這些品牌的合計市占率高達95.4%。其中,海信、TCL和創維三大傳統品牌的合并出貨量約為141萬臺,同比下降1.7%,市占率合計為59.6%。
小米(含紅米品牌)在4月的出貨量約為46萬臺,同比增長2.2%,市占率達到19.5%,顯示出其較為穩健的市場表現。而排在第四名之后的長虹、海爾和康佳三大品牌,4月的合并出貨量約為31萬臺,同比下降12.6%,市占率為12.9%,但較3月份有所上升,環比增長2.2個百分點。
華為以及外資四大品牌——三星、索尼、夏普、飛利浦在4月份的出貨量則面臨較大壓力,未能延續之前的市場增長勢頭。這些數據表明,中國電視市場競爭依舊激烈,各品牌在市場中的表現差異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