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AI技術的日益成熟,AI短劇作為一種新興的內容形式,正逐漸進入大眾視野。這一創新嘗試不僅引起了短劇行業的廣泛關注,還激發了眾多從業者的探索熱情。然而,盡管AI短劇被視為降本增效的新機遇,但其實際制作和推廣過程卻遠非想象中那般簡單。
在走訪中,我們了解到,盡管許多人對AI短劇有所耳聞,但真正能夠理解和完成一部AI短劇制作的人才卻寥寥無幾。市場對AI短劇的認知仍存在諸多盲點,不少人誤以為只需一臺電腦便能輕松創作出成本低廉、效果顯著的短劇作品,實則不然。
事實上,AI短劇的創作不僅需要先進的技術支持,還需要時間、人才、資金的投入,以及對AI短劇深刻的理解和敬畏之心。對于AI視頻技術人員而言,他們往往缺乏足夠的敘事能力來完成一部完整的短劇;而對于短劇公司來說,如何在不懂技術的情況下,制作出高質量的AI短劇,則是對其理解力和資源整合能力的巨大考驗。
在與業內多家參與AI短劇制作的主體和個體交流后,我們發現,他們正通過不同的角度和方式,表達對AI短劇的理解和探索。某短劇公司的AI短劇制作人員表示,他們目前正嘗試利用AI技術生成內容,包括素材生成、剪輯、配音等環節。然而,盡管技術水平有所提升,但在制作連續劇情方面仍存在較大困難。
該制作人員還透露,他們目前正使用多種AI創作產品,如可靈、即夢等,但這些產品都存在各自的優缺點。例如,可靈的指令遵循程度較高,清晰度也不錯,但成本較高;而即夢生成的視頻清晰度稍遜一籌,但生圖效果更佳,適合影視內容創作。不過,由于AI短劇的商業化前景尚不明朗,他們目前仍在摸著石頭過河,進行各種測試和嘗試。
相比之下,一些農村短視頻博主則顯得更為靈活和果斷。例如,抖音農村題材短視頻博主陳輝騰,他本身就是短劇創作者,去年開始嘗試將AI技術融入短劇制作中。他表示,自己先是通過學習AI工具和技術,再結合自身的短劇內容經驗,進行創作嘗試。他的第一部AI短劇《莫比烏斯環的真相》雖然收入不高,但成功地將AI技術與短劇內容相結合,為后續的創作積累了寶貴經驗。
陳輝騰還分享了他在制作AI短劇過程中的一些心得和體會。他認為,AI短劇的制作需要注重節奏和懸念的設置,將常規劇的付費點用AI來實現。同時,他還強調了與AIGC技術人員的溝通和協作的重要性。他表示,自己會先給技術人員提供想法和要求,讓他們根據要求制作出一版內容,然后再進行反復修改和優化。
除了短劇公司和短視頻博主外,還有一些專業AI技術選手也在轉型嘗試制作更“短劇化”的AI短劇。例如,《35歲社畜默示錄》的導演龍新遠,他原先主要從事AI短劇的技術制作工作,但最近開始嘗試將短劇內容邏輯融入AI短劇中。他表示,制作一部AI短劇最難的事情是技術思維與審美思維的統一,需要同時具備技術和敘事能力。
龍新遠還透露,他目前正在與各大平臺接觸合作,希望將AI短劇推向更廣泛的受眾。他認為,盡管AI短劇目前還存在一些技術和商業化上的挑戰,但其未來前景廣闊。他建議資本可以收購AI團隊進行長期培養,同時鼓勵更多的短劇公司嘗試將AI技術融入短劇制作中。
在與不同產業環節的群體接觸中,我們深刻感受到了他們對AI短劇的不同態度和側重點。短劇公司更注重AI短劇的商業化前景和投入產出比;短視頻博主則更注重內容的創新和嘗試;而專業AI技術選手則更注重技術和敘事的結合以及未來前景的探索。
盡管AI短劇的制作和推廣存在諸多挑戰,但仍有不少從業者對其充滿信心。他們認為,AI短劇作為一種新興的內容形式,具有巨大的潛力和市場前景。只要能夠克服技術和商業化上的困難,AI短劇有望成為未來短劇行業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
然而,對于AI短劇的未來發展,我們仍需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度。畢竟,AI短劇仍處于起步階段,其技術和商業化上的挑戰不容忽視。只有不斷嘗試和創新,才能推動AI短劇走向更加成熟和繁榮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