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汽車媒體對多家車企2024年的年度報告進行了詳細梳理,重點關注了車企高層管理人員的薪酬情況。一個引人注目的發現是,理想汽車董事長李想的薪酬被曝高達6.39億元,這一數字使他成為2024年國內車企高管中的薪酬冠軍。
然而,這一數字迅速在網絡上引發了廣泛討論和質疑。針對這些疑問,新浪科技進行了深入調查,并與理想汽車內部進行了溝通確認。據理想汽車官方回應,李想2024年的實際薪酬遠非6.39億元,而是266萬元人民幣。之所以出現6.39億元的高額數字,是因為這一數字是按照美股上市公司(美國會計準則)對期權的特殊會計處理方式得出的,并非李想的實際薪資收益。
理想汽車的股票激勵計劃顯示,李想若要獲得1800萬股期權獎勵,需要達到公司設定的銷量目標。而執行這一期權方案,李想還需支付每股29.26美元的成本(美股1ADS=港股2 A類普通股,市場股價約為25美元/ADS)。這意味著,在5月6日美股收盤價格25.68美元的情況下,李想若要執行期權方案,不僅無法獲得任何收益,反而需要額外支付約320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2.3億元。
這一澄清信息讓公眾對車企高管的薪酬情況有了更準確的了解。理想汽車作為2024年的新勢力銷冠,其高層的薪酬和激勵機制一直備受關注。而李想作為公司的創始人兼董事長,其薪酬和期權情況更是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此次事件不僅引發了公眾對車企高管薪酬制度的討論,也促使企業更加透明地披露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