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法合作的天文衛星項目——空間多波段變源監視器(SVOM)傳來了振奮人心的科學新發現。據悉,這批重要成果于2025年4月24日正式對外公布,標志著中法兩國在天文探索領域的又一里程碑。
SVOM自啟動以來,已經成功探測到了超過百例的伽馬暴事件,其中不乏多種特殊類型的伽馬射線暴。尤為該衛星刷新了短時標伽馬暴的最遠觀測紀錄,這一成就得益于星地聯合觀測的精準配合,使得22例伽馬暴成功獲取了光譜紅移數據。
在這些卓越成果之中,最為引人注目的發現是一例來自宇宙極早期的伽馬暴GRB 250314A。這束光線穿越了約130億年的漫長旅程,最終在SVOM的敏銳捕捉下顯露真容。其紅移值高達7.3,意味著它源自宇宙誕生僅7.3億年的時期。科學家推測,GRB 250314A可能源于宇宙最早期的恒星塌縮,形成了黑洞或中子星,這一發現為人類揭示了宇宙嬰兒時期的神秘面紗。
SVOM還探測到了富X射線伽馬暴與超新星的關聯證據,為科學家研究此類伽馬暴的起源提供了新的視角。同時,該衛星還捕捉到了伽馬暴的長時間持續爆發活動,這些觀測數據對于探索伽馬暴的前身星類型以及中心引擎的活動機制至關重要。在伽馬暴延遲的光學輻射方面,SVOM同樣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為理解X射線余輝緩慢衰減成分的物理起源提供了直接線索。
SVOM還成功探測到了編號為GRB 241105A的伽馬暴,其紅移值達到2.681,刷新了最遠短暴探測紀錄。據觀測數據分析,這一伽馬暴可能源于中子星或黑洞參與的并合事件,這一發現進一步豐富了我們對宇宙極端現象的認知。
中法天文衛星SVOM由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負責研制,并于2024年6月22日在我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該衛星搭載了伽馬射線監視器、光學望遠鏡以及由法國研制的硬X射線相機和軟X射線望遠鏡,具備強大的探測能力和高精度觀測性能。經過一系列在軌測試任務后,SVOM于2025年4月23日正式交付給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使用,預計將在軌工作至少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