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猶他州在保護未成年人網絡安全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通過了《應用商店問責法案》。該法案旨在要求應用商店采取措施,確保未成年人不會接觸到不適宜的內容,成為首個將此類立法推進至州長審批階段的州。
這一立法背景復雜,去年《兒童在線安全法案》未能成為法律,多州圍繞未成年人網絡安全的法律爭議持續不斷。在此背景下,猶他州的法案受到了廣泛關注。超過十幾個州正在積極推動類似立法,意圖通過法律手段加強對未成年人的網絡保護。
然而,對于這一法案,谷歌表達了擔憂。谷歌公共政策總監Kareem Ghanem指出,法案要求應用商店向所有應用開發者透露用戶是否為未成年人,這可能引發隱私和安全風險。他擔心,數百萬家應用開發者中,不乏不良行為者可能會出售這些數據或用于不正當目的。
谷歌認為,該法案實際上讓應用商店承擔了本應由社交媒體公司承擔的責任。社交媒體公司如meta、Snap和X等,對猶他州法案的通過表示贊賞,認為這有助于保護未成年人并賦予家長更多控制權。但谷歌反駁稱,應用商店只是未成年人接觸社交媒體平臺的眾多方式之一,真正應該承擔責任的是社交媒體公司本身。
meta發言人Jamie Radice回應稱,雖然谷歌承認可以與應用開發者共享年齡信息,但meta認為應用商店在保護隱私的前提下,是家長授權和驗證用戶年齡的最佳場所。這樣可以避免單個應用收集敏感信息,從而更好地保護未成年人。
針對這一爭議,谷歌提出了另一種方案。他們建議應用商店僅向“真正需要”的開發者提供年齡驗證服務,例如那些提供風險內容的應用。谷歌認為,開發者最了解自己的應用,因此最適合決定何時以及如何設置年齡限制。谷歌還呼吁對違反用戶信任的開發者設定明確的懲罰措施。
蘋果公司也對過度收集數據表示了擔憂。在其發布的白皮書中,蘋果強調了僅收集必要數據以保護用戶隱私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幫助家長保護未成年人的在線安全。蘋果公司的立場與谷歌相似,都強調了隱私保護的重要性。
在這場關于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立法爭議中,各方立場鮮明。盡管所有人都希望保護未成年人和青少年的網絡安全,確保他們接觸適合其年齡的內容,但具體實施方式上的分歧仍然顯著。如何平衡隱私保護與網絡安全,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