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英特爾公司首席執行官陳立武的內部講話內容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他坦誠地指出,英特爾已經不再是芯片制造領域的領頭羊,甚至在全球十大半導體公司中榜上無名。
這一言論無疑給英特爾的現狀蒙上了一層陰影。曾幾何時,英特爾是芯片行業的絕對霸主,但如今,其市值已大幅縮水至約1000億美元,與昔日的輝煌形成了鮮明對比。與此同時,英偉達的市值卻一路飆升,一度突破了4萬億美元的大關,進一步凸顯了英特爾的困境。
面對這一嚴峻形勢,陳立武表示,英特爾已經意識到在AI模型訓練領域追趕英偉達的時機已經錯失,因此將戰略重心轉向了邊緣人工智能和自主人工智能領域。這一轉變或許能夠為英特爾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但前路依然充滿挑戰。
除了戰略調整外,英特爾還在進行大規模的人員精簡。據悉,該公司計劃在俄勒岡州裁減529個崗位,同時在加利福尼亞州等地也有數百名員工面臨被裁的風險。隨著業務的不斷調整,未來還將有更多的裁員計劃。
英特爾在俄亥俄州的工廠建設也遭遇了重大挫折。原本定于2025年投產的第一家工廠將被迫推遲至2030年或2031年,而第二家工廠的完工和運營時間也大幅延后。這一系列的問題無疑給英特爾的未來增添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外媒對英特爾的現狀表示了深切的關注。他們認為,英特爾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重振旗鼓,將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對于英特爾來說,這無疑是一場艱難的戰役,但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自我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