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華為曾在內網上線了一篇任正非題為《整個公司的經營方針要從追求規模轉向追求利潤和現金流》的文章,該文章所提到的“要將寒氣傳遞給每一個人”還曾在業界掀起一股輿論浪潮,令整個產業界都感受到了實體經濟的涼意。
在這個講話背后,華為終端也是扛起了沖鋒的大旗,比如與賽力斯合作聯合打造的AITO問界M5交付量達到7372輛,沖進售價25萬元以上高端新能源SUV汽車銷量排行前三名。
今年9月份,AITO問界M5還累計交付了10142輛,刷新了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品牌單月交付量破萬輛的最快記錄。
此外,Mate 50系列的大賣也是華為手機全面要利潤的體現,那么接下來的華為要怎么發展呢?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11月7日,中國太保攜手華為公司共同主辦的“共享合作,智綠未來——科技金融賦能可持續發展”2022年國際高峰論壇在上海舉行。孟晚舟在會上表示,在實現綠色低碳社會的轉型,加速數字世界的到來中,ICT(信息與通信技術)行業作為技術產業發揮著先導作用。而金融是經濟運行的“血脈”,通過投融資手段來撬動和促進了其他行業的“雙碳”落地,在整個社會實現碳減排的過程中,起到無可替代的杠桿作用。
“ICT技術和金融的融合必將在推動‘雙碳’進程中綻放出不一樣的光芒。”孟晚舟說,一路走來,在綠色低碳的道路上,華為與各個金融機構攜手并進,努力做綠色低碳的踐行者以及綠色金融的實踐者。
孟晚舟表示,面向未來,在持續攻堅的道路上,華為將與各金融機構一起努力成為綠色技術和解決方案的探索者。實現“雙碳”目標是宏大且復雜的系統工程,面臨著降碳難度大、調整時間短、技術創新強,特別是對基礎研究、核心技術的要求高等一系列挑戰。
孟晚舟表示,實現“雙碳”目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社會革命,涉及能源生產、工業用能、交通運輸等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需要政府、產業和每一位消費者的共同努力,一起催生新的產業、新的業態、新的模式,同時也更加需要金融行業圍繞著綠色、節能、雙碳的融資規模、融資結構、融資方案、行業分析等持續提供最優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