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項關于移動瀏覽器數據收集行為的深度分析引起了廣泛關注。這項研究由網絡安全公司Surfshark主導,其目標是對當前市場上用戶量最大的幾款移動瀏覽器進行數據收集行為的全面考察。
在調查的瀏覽器中,Chrome瀏覽器憑借其龐大的用戶基礎,在數據收集方面也展現出了“領先”地位。據悉,Chrome能夠收集包括聯系人信息、財務信息、地理位置、瀏覽歷史、用戶生成內容、身份標識、使用習慣以及系統診斷報告在內的多達20種數據類型。值得注意的是,Chrome是唯一一個明確收集財務信息的瀏覽器,這或許與其為用戶提供便捷的在線支付體驗有關。
在數據收集種類的排名中,Bing應用緊隨Chrome之后,共涉及12種數據類型;Pi Browser則以9種數據類型位列第三。而Safari與Firefox瀏覽器則各自收集了8種數據類型,并列第四。這一排名反映了不同瀏覽器在數據收集行為上的差異。
值得注意的是,這項分析是基于各大瀏覽器在Apple App Store上公開的隱私政策聲明進行的。研究結果揭示了用戶在使用移動瀏覽器時,個人信息被廣泛收集的現象。同時,也提醒廣大用戶,即使是一個簡單的登錄操作,也可能伴隨著潛在的隱私風險。
研究還發現用戶基數較大的瀏覽器往往伴隨著更高的數據收集水平。相比之下,像Brave這樣用戶相對較少的瀏覽器,在數據采集行為上則表現得更為克制和謹慎。這一發現進一步強調了用戶基數與數據收集行為之間的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