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國自然資源部下屬的中國地質調查局宣布了一項重大科學考察計劃,該計劃聚焦于西藏昌都地區的海洋性冰川,標志著我國首次針對此類冰川的航空探測工作即將拉開帷幕。此次探測的核心目標是深入探索海洋性冰川的生成機制及其動態變化,以期為我國自然資源的合理管理與保護提供堅實的科學依據。
位于西藏的仁龍巴冰川,作為海洋性冰川的典型代表,不僅在全球中低緯度地區極為罕見,而且其原始狀態保存得相當完好。與那些通常難以觸及的冰川不同,仁龍巴冰川因其相對較好的可接近性,為科研人員直接進入冰舌區域進行研究提供了寶貴的機會。此次調查的重點將集中在海拔超過4700米的多個關鍵位置。
鑒于冰川所在區域極端的自然環境,包括高海拔、嚴寒氣候以及廣闊的地域范圍,調查團隊創新性地構建了一套“星空地一體化調查監測技術體系”。這一體系融合了衛星遙感技術的宏觀視角、直升機航空探測的高效靈活性以及地面實地調查的精確性,旨在全方位、多角度地獲取冰川的分布狀況、厚度結構等核心數據,從而全面揭示我國冰川資源的現狀及其演變規律。
此次科學考察不僅是對我國冰川研究能力的一次重大檢驗,更是對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冰川動態監測的一次重要實踐。通過這一系列綜合探測手段,科研人員將能夠更深入地理解海洋性冰川的復雜特性,為應對氣候變化、保護生態環境提供科學依據,同時也為我國乃至全球的冰川科學研究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