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隨著國家分布式光伏管理新政與新能源全面入市136號文的正式落地,分布式光伏市場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變革。多個省份緊隨其后,發布了分布式光伏管理的征求意見稿,為行業設定了明確的時間節點:4月30日之前未能全額并網的項目或將面臨自用比例受限,而5月31日之后并網的項目則可能遭遇入市障礙及電價下調的風險。這一系列舉措,使得光伏行業再次迎來了430、531兩大關鍵搶裝時點。
分布式光伏項目,因其場景復雜、單體規模小且數量龐大的特點,在此次搶裝潮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項目現場的人工勘測設計效率低下,設計方案難以達到整體最優,設計變更頻繁導致交付延誤等問題,讓投資者們倍感壓力。尤其是在項目組件更換版型時,需要重新設計,而關鍵參數受到多重約束,設計調整復雜,大設計變更往往耗時2至3天,工作量巨大。
不僅如此,分布式光伏項目的設計過程中,人工測量的誤差大且耗時,例如10萬平方米的屋頂,兩人需要4天才能完成勘測,再加上50余項設計圖紙的出圖工作量,時間緊迫成為分布式光伏從業者當前面臨的最大難題。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陽光新能源憑借其深厚的光伏電站全流程數智化技術研發經驗,推出了iSolarBP分布式智能評估設計軟件。這款軟件覆蓋了從線索評估到設計、施工圖紙的全流程,能夠實現當天踏勘、當天出圖紙及材料清單,極大地加速了分布式光伏項目的落地進程。
iSolarBP軟件以其高效與精準度兼備的特點脫穎而出。作為行業唯一一款覆蓋分布式電站從線索評估到施工圖詳設的全流程軟件,它適用于混凝土平屋頂、彩鋼瓦屋頂、光伏車棚、BIPV等一系列主流場景。在評估階段,僅需輸入廠區名稱與用電量,通過軟件查詢電價,即可快速測算出分布式光伏及配儲的經濟性。
在立項初期,iSolarBP利用無人機踏勘,360°無死角查看周圍環境及屋面情況,以10厘米的精度完成3D建模,10萬平方米的屋頂僅需2小時即可完成踏勘,大幅提升了傳統人工踏勘的效率,并降低了安全風險。通過建模電腦端,可以完成測距、測高、識別坡向坡度等數據測量,并支持多種障礙物輸入,以便后期避讓或陰影處理。一鍵初設功能能夠自動完成組件排布、串線、設備放置等操作,快速生成初步設計方案,為項目提供精準的決策參考。
在設計階段,iSolarBP依托無人機勘測的精準數據,通過設備選型、陣列信息、排布參數等設置,自動計算出最大的組件串聯數。根據項目實際情況,可以選擇組件最大化或規整排布模式,軟件會同步考慮障礙物和陰影范圍的避讓,生成最優的排布結果,排布容量較常規方式提升5%以上。如果設計人員對排布結果不滿意,還可以自定義遮擋比例或調整組件布局。
面對不同屋頂建設環境的分布式光伏項目,iSolarBP的相關模塊均支持自定義調節,幾乎可以適應全類型場景設計,顯著提高了初設效率。在細節優化方面,iSolarBP結合了軟件自動與人工操作,以實現精準的方案輸出。例如,在場區線纜路徑繪制部分,要求設計人員進行手動繪制,以確保線纜走向貼合實際情況。在進行屋面提取時,軟件會自動擺正屋面,力求出圖和設計的精準度。
在軟件自動完成分區、匯流、串線的步驟后,還會進行匯流復核,確保組串電壓、電流均衡,合理分配MPPT,這是設計方案最終可施工可落地的關鍵。iSolarBP在橋架布置方案中,結合了電力傳輸效率、結構安全、維護便利性等因素,進行整體尋優,并對橋架的材質、型號等進行標注。通過多路徑規劃算法,可降低電纜和橋架成本約20%。
完成所有步驟后,iSolarBP可以輸出包括光伏圖、電氣一次圖、電氣二次圖、結構圖、水工圖以及各類清單、計算書等,基本涵蓋了設計院出具的所有項目成果。生成的清單可直接用于物料、設備采購,施工單位可“按圖索驥”,進一步提高效率。隨著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新能源電站設計正步入數智化新時代,iSolarBP憑借其高效、快速且精準的硬核實力,助力分布式光伏從業者在搶裝潮中搶占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