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快網】8月15日消息,微軟旗下的搜索引擎必應(Bing)的首席執行官米哈伊爾?帕拉欣(Mikhail Parakhin)日前在推特上發布了一條引人注目的推文,探討了其旗下的人工智能聊天系統必應聊天(Bing Chat)與OpenAI的GPT-4之間的差異。據帕拉欣所述,必應聊天的表現在某些方面勝過了單純的GPT-4,盡管這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
帕拉欣在回應一位對比必應聊天與GPT-4的用戶時表示:“根據我們的測量,它(必應聊天)確實表現得更好。”這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因為必應聊天實際上是基于OpenAI的GPT-4模型開發的,但微軟似乎在其中加入了一些獨特的元素。帕拉欣解釋道,必應聊天采用了一種被稱為“檢索增強推理”(retrieval-augmented inference)的技術,這意味著在生成文本之前,系統會通過從網絡中檢索相關信息,從而提高生成文本的質量和準確性。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必應聊天在提供更好的回答質量方面表現出色,但這種技術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挑戰。據智快網了解,檢索增強推理技術需要更多的計算資源和時間,以便同時執行信息檢索和生成任務,這可能會增加成本并導致延遲。此外,如果沒有適當的過濾和驗證機制,可能會引入一些不準確或不相關的信息,從而影響用戶體驗。還有潛在的版權和隱私問題需要得到妥善處理。
對于外界關于必應聊天是否提供API的疑問,帕拉欣明確表示:“是的,我們提供了這樣的服務,但由于其需要多次模型調用和搜索調用,所以非常昂貴,目前只被少數公司所使用。”這表明必應聊天的技術復雜性以及其對資源的高需求,使得其服務成本較高,因此尚未被廣泛采用。
近期,一些用戶反映必應聊天的回答質量出現下降。對此,微軟表示正在密切關注用戶反饋,并計劃在不久的將來對系統進行改進,以解決這些問題。這再次強調了在開發和應用復雜技術時所需的持續改進和優化過程。